学院开展“心怀感恩 励志前行”资助感恩教育活动
来源: 发表于:2024-05-17 15:41:50 文章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为使学生正确认识国家资助意义,更好理解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引导他们常怀感恩之心、立志砥砺前行。学院于2024年5月16日,在四川文理学院莲湖校区博文楼114教室举办了资助感恩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专职辅导员张魏霞主持,邀请了5位受助学生代表汪伶香、李诗蕊、谢语婷、刘秋敏、赵倩岚主讲,学院各年级学生代表及受助学生参与活动。
首先,辅导员张魏霞对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做了详细的解读。分别从各资助项目的资助范围、申请标准、评审条件、申请时间、发放程序以及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相关事宜进行介绍。张老师强调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目的是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励志成才。张老师引导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资助和诚信的意义,要合理支配、正确使用奖助学金。她希望同学们要怀有感恩之心,感谢党和国家给予的来之不易的帮助,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把生活的压力化为奋斗的动力,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活动的成果,将感恩和诚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汪伶香,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2021级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第十四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铸魂笃行班学员、曾任学生会媒体运营部副部长、院马列部副部长、班级班长等职务。现任四川文理学院第九届学生委员会委员、校学生会主席、院团总支副书记、院马列部部长。曾获2021、2022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2021-2022学年度“优秀学生干部”,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第十三届“爱国奉献类十佳青年学生”等称号,汪伶香学姐提到习总书记所说的话:“青少年是国家栋梁,我们愿举全国之力,为青年筑起坚实的保护网,让他在青春年华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国家之未来”。 从免费教科书到国家资助金,党和政府一直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助力他们实现心中理想。并指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李诗蕊,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2022级工程造价学生,共青团员、学习委员、组织部副部。2022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22-2023年度校“三好学生”称号,2023年度“优秀志愿者”、第四届“品茗杯”全国高校智能建造创新应用大赛全国预赛三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九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2022-2023学年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2022-2023学年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她说:“感恩国家政策,感恩父母,感恩同学。在学习上提出建议,首先重视课堂学习,提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巩固。其次注重课堂表现,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多和老师互动,最后期末复习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卷面保持整洁,排版美观。李诗蕊学姐希望我们珍惜荣誉、发展自己、懂得感恩、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谢语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2022级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她指出助学政策,帮助其成长,何为感恩?对别人所给的恩惠表示感激,感怀恩德。不仅要感恩父母、老师、身边的朋友,还要感恩我们所处的环境;感恩是一种心态,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它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更加热爱生活。
刘秋敏,国家助学金获得者。2022级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羽毛球协会副会长,学习部部长。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志愿时长225.5小时,校级“挑战杯”二等奖科研项目立项,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通过英语四级、普通话二甲。刘秋敏学姐提到“心怀感恩,幸福才会常在”,用感恩心对待眼前人、事,幸福快乐就会不请而来。
赵倩岚,国家助学金获得者。2021级酒店管理学生,曾获 “十七届寝室文化节室徽设计大赛一等奖、十九届寝室文化节书画评比大赛三等奖、通川区朝阳街道阳平社区团挂职支部兼职副书记、2022-2023年度优秀奖学金三等奖、2022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等荣誉”。提到的是国家助学金这一资助项目,让自己不用为生活开销发愁,继续在学校发光发热,让她得以在求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无后顾之忧。她衷心的感谢国家、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关爱,明白作为一名受资助的大学生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之心,砥砺前行。会永远铭记国家政策的恩情,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在国家助学金的助力下,我们必定会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主动分享感恩的故事,现场气氛温暖融洽。资助是基础,育人是目的,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资助政策的了解,进一步感受到了国家和学校的关怀与帮助,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和诚信品质,也明确了责任使命担当。学院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学生资助诚信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网络平台,加强资助诚信的宣传,使诚信意识入脑入心。
撰稿:黄 龙
初审:张魏霞
何双双
复审:莫春梅
终审:王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