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
来源: 发表于:2025-04-30 10:40:04 文章点击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地区的现代管理发展需求,立足川东,服务四川,面向全国,使学生具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掌握专业领城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并综合运用以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掌握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基本知识。经过相关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一定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可从事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工程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工程咨询、合同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跟踪审计及过程控制等工作。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专业发展预期如下:
【培养目标1】掌握工程造价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工程造价的编制、咨询、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及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基本知识等。
【培养目标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工程职业道德,熟悉并能综合考虑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国家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能力,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培养目标3】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胜任工程咨询、监理、合同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工程造价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在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上能独当一面,成为所在单位专业技术或管理骨干。
【培养目标4】能够取得工程造价相应的国家执业资格,能够从事工程造价编制、咨询、管理等工作,包括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和公路工程造价编制与审核,能够掌握本专业及相近领域的学科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成为促进行业或专业技术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好的跨文化交流、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成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力军。
二、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造价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1.1具备工程知识:具备解决工程造价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要求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专业知识。
1.2识别能力:能够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知识识别工程造价专业中的复杂问题。
1.3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能够将技术、经济、管理、法规、信息等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造价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原理知识,识别、表达、研究分析工程造价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工程识别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原理知识,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识别工程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的数据分析模型。
2.2表达能力:能够应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正确编制造价咨询和规划文件、合同文件、控制价文件、招投标文件和合同管理文件等工程造价管理文件,编制精度达到要求,文件结构合理,语法准确。
2.3工程分析能力:在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程造价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能广泛查阅计价规范、行业标准、定额和各种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文献研究获取并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并获得合理可行的关于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的分析结论。
3、能够设计/开发满足工程项目特定需求的造价管理方案,对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造价管理方案提出建议和预测,并能够在解决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工程环境认知能力:能够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基于自然、社会、施工、工程管理及运行等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提出并拟定满足工程造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
3.2综合设计能力:能够在设计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设计。
3.3工程方案优化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各种解决方案实施建模计算、结果分析及合理性论证,进行多种造价管理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比较、优化;能够运用BIM技术实施全面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4、能够基于工程造价知识,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造价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整理与分析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实验方案设计能力:能够基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等领域的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和相关方法,根据土木工程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出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案。
4.2实验操作能力:能够根据土木工程的设计方案构建工程造价管理实施方案,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安全、合规地开展计量与计价、合同管理等工作。
4.3实验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对造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造价实践。
5、能够合理选择、使用和开发工程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能预测和模拟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现代工具:了解工程造价专业常用的现代工程工具、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计算机算量软件和计价软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理解其优点和局限性。
5.2选择与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专业工程工具、信息资源和专业软件,对复杂工程造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解决。
6、能够基于工程造价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实施工程项目的计量、计价与工程造价优化,以及复杂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施方案;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造价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1分析和计算工程造价能力:能够基于工程造价专业的技术标准体系、法律规范、制图识图以及计量与计价等专业知识相关背景,具体进行简单工程项目的识图、计量与计价等造价重要工作的具体操作并达到相应的要求,以及复杂工程项目造价的粗略计算。
6.2理解和评价社会影响能力: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项目的工程计量与计价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了解相关行业的政策法规;理解造价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7、建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强化项目全寿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了解使用节能环保的工程技术和材料、优化设计方案、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友好施工、回收再利用实现工程项目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7.1环境可持续发展:建立工程造价和环境保护意识,能辅助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能源消耗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在工程实践中,合理利用水、能源和土地等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土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弃材料,采取有效的回收再利用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2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工程实践中能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综合衡量项目的建造成本使用成本,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控制建造成本,降低运营、维护成本。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和资源利用,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项目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8、强化对造价行业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识。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立志成为一个保持专业的职业操守和诚信行为的造价人员,做到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8.1职业规范认知:了解工程造价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熟悉造价工程师执业行为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深刻理解造价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内涵及重要性,高度认同造价从业人员必备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等。
8.2实践体验:能自觉践行造价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在执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时刻保持警惕,保持职业操守和诚信行为,始终坚持公正、独立和客观的原则,自觉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团队合作能力:在工程造价项目中,能够积极与团队成员、设计师、工程师等多方人员合作,确保造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团队中主动分享造价信息和数据,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在团队工作中,能够给予他人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对和解决工程造价中的难题。
9.2组织协调能力:具备工程造价项目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监控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根据项目的需求,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能够识别工程造价中的潜在风险,如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工程造价项目中,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为项目的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基本沟通能力:能够用专业术语和准确的语言描述工程造价问题,如估算、预算、成本控制等,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撰写清晰、准确的工程造价报告和文件,如估算书、预算书、成本分析报告等,为项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在会议和讨论中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反馈,与团队成员、业主、承包商等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
10.2 高级沟通能力:在跨国或跨地区的工程造价项目中,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习惯,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在沟通中遇到冲突时,能够冷静分析、积极协商,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以化解冲突。 在工程造价决策或谈判过程中,能够运用合适的沟通策略和技巧,有效地影响和说服他人,达成有利于项目的共识。 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和方法,如提问、反馈、总结等,以促进沟通的深入和有效。通过真诚、专业的沟通,与团队成员、业主、承包商等相关方建立信任关系,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11、在与工程造价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应用工程造价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1.1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在项目的经济、技术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组织项目实施,理解并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及工程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1.2工程经济技术评价能力: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能够对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进行技术分析和比较,具备运用技术经济方法对工程设计或施工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的能力,能运用价值工程方法提出方案改进措施,并进行经济性核算。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提高自主学习和适应工程造价新发展的能力。
12.1学习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探索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观。
12.2适应能力:能够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适应现代技术发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工程造价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二)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建设法规、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建筑结构、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方法与组织、装配式结构与施工、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
四、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 4 年,弹性修业年限 3-6 年。
授予学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和学校有关规定,如因特殊情况,修业年限按照国家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可适当延长。修业期满,达到授位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条件
本专业本科生毕业最低学分为 157 学分(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第二课堂规定的合格条件,并获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方能毕业)。
六、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 修 |
39 |
24.84% |
选 修 |
6 |
3.82% |
|
专业基础课程 |
必 修 |
15 |
9.55%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 修 |
50 |
31.85% |
应用实践课程 |
必 修 |
18 |
11.46% |
选 修 |
17 |
10.83% |
|
复合培养课程 |
选 修 |
12 |
7.64% |
总 计 |
必 修 |
122 |
77.71% |
选 修 |
35 |
22.29% |
|
学分 |
157 |
100% |
|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工程造价专业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共 54 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34.39%
|
||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工程造价专业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共 103 分,占总 学分比例为 65.61%
|
||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共 60.82 分,占总学分 比例为 38.74%
|